zData X 多元数据库一体化承载平台全新升级,轻松实现多库整合
zData X上市以来,在高性能、高可靠、大容量数据库的场景中承载了各行各业客户的重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制造行业的核心系统,金融行业的大容量数据分析系统,政府、医院和其他行业客户的重要业务系统等等,提升了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提高了数据库的性能。但是我们发现,随着多元数据库时代的来临,企业在数据库承载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痛点:大量的次重要系统消耗了大量的成本。
一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库套数和类型急剧增长,导致数据库承载环境越发复杂,企业现网基础设施七国八制。这不仅使得企业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企业在资源规划上也面临巨大挑战,不同类型数据库之间的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了硬件资源浪费、企业总拥有成本(TCO)的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数据库导致运维工作量大,问题频发;软硬件的分层建设导致兼容性问题频发,国产化适配更是增加了验证的复杂性,进一步加重了运维人员的运维负担。
近日发布的 zData X多元数据库一体化承载平台v3.2(以下简称 zData X v3.2)新增虚拟化、存储QoS、数据库加速卷等多项关键功能,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一套平台”整合多元数据库承载环境,不仅降低了企业TCO总体拥有成本,还简化了企业多元数据库环境运维复杂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本文就带您一览 zData X v3.2的关键能力!
传统的数据库承载方式有烟囱式和集中式架构。烟囱式架构,每个数据库实例可能需要单独的物理服务器资源,各数据库资源相互独立,造成资源浪费;集中式架构虽共享存储资源,但整体缺少数据库资源管理能力,难以统一管理。
在多元数据库的运行环境下,数据库之间相互争抢资源,如同车辆行驶一样,当不同的车型行驶在道路上时,慢车可能会占用快车道,互相抢占道路资源,资源利用不均,因此容易产生性能瓶颈。
而通过 zData X多元数据库一体化承载平台,整合资源分布有序,就如同让不同的车型在快车道、慢车道、中速车道分道行驶,每一套数据库运行资源都能得到最佳匹配。
zData X v3.2新增高性能虚拟化环境,提供计算池化能力,虚拟机独享OS,并分配对应CPU、内存等资源,互不干扰,隔离性更高、更安全。物理资源虚拟化,依托IO直通技术和存储深度优化,减少性能损耗。
为保障关键业务存储IO优先响应,新增数据库加速卷技术,通过将I/O请求分类、借助调度算法,确保高优先级的请求能够快速得到处理,从而提升数据库的整体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此外,zData X界面设有一键“数据库加速”按钮,用户可随时调整。
( zData X界面可一键开启数据库加速 )
为确保关键业务的存储资源不会被非关键业务抢占,新增存储QoS能力,通过设置读/写IOPS和带宽上限,从而对非关键业务进行限制。
在企业进行多元数据库运行环境整合之前,数据库部署/运维需要借助DBA人工手动操作。zData X v3.2通过“一套平台”提供数据库和承载环境的标准化部署/运维能力,包括对数据库、计算、网络、存储的统一监控告警巡检等,简化运维流程和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zData X v3.2对多元数据库提供智能化运维,从事前、事中、事后多维度全面保障数据库安全稳定,提供自动化安装部署、监控告警巡检、性能/容量分析、高可用管理等数据库运维工具,降低数据库运行风险。
云和恩墨深耕数据库领域十数年,专业的团队支持从数据库、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服务器、交换机等软硬件端到端全栈兼容性验证,保障运行环境无兼容性风险,快速就绪、开箱即用。目前已经支持业内主流数据库、操作系统、物理硬件。(如下图所列)
通过上述能力,zData X v3.2为企业在多元数据库和基础设施的运维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升了运维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运维的复杂性和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创新和增长。